过端午为什么要赛龙舟?有什么故事?
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,这个故事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。

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他主张改革,但遭到贵族的排挤和陷害。公元前278年,楚国被秦国攻破,屈原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,以身殉国。屈原投江自尽后,楚国人民非常悲痛,为了纪念他,便有了端午节。
关于赛龙舟的由来,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:
1. **驱邪避疫**:相传屈原投江后,当地百姓为了驱散江中的鱼虾,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身体,纷纷划船去江中打捞。后来,这个习俗演变成了赛龙舟。
2. **纪念屈原**:人们划龙舟,是为了把屈原的尸体从江中打捞出来,并希望将他的灵魂送往天堂。后来,这个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。
3. **祈求丰收**:在古代,人们认为龙舟比赛可以祈求神灵保佑,带来丰收和好运。
其中,最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关于屈原投江自尽后,当地百姓划船去江中打捞他的尸体。由于江中鱼虾众多,为了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身体,人们纷纷划船追赶,并投入粽子等食物喂鱼,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。后来,这个活动演变成了赛龙舟,而投粽子喂鱼则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。
总之,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,它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,还蕴含着驱邪避疫、祈求丰收等多重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