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候重阳节有什么风俗
重阳节,又称为“重九节”,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古时候的重阳节风俗主要有以下几种:

1. 登高:重阳节登高是古时候最重要的习俗之一。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避邪、强身健体。古人常在重阳节这天,相约亲朋好友一起登高望远。
2. 赏菊: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,赏菊成为了一种雅事。古人喜欢在重阳节这天,观赏菊花展,品菊花茶,吟咏菊花诗。
3. 饮菊花酒: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。人们认为菊花酒具有祛病延年、明目醒脑的功效。在重阳节这天,家人或朋友相聚,共同饮酒庆祝。
4. 吃重阳糕: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。它以糯米、红枣、核桃等为主要原料,寓意着步步高升、健康长寿。
5. 穿新鞋:古时候,人们认为重阳节这天穿新鞋可以避邪,因此,许多人在重阳节这天会穿上新鞋。
6. 祭祖:重阳节也是祭祖的重要节日之一。人们会在重阳节这天,祭拜祖先,表达对先人的敬意。
7. 放风筝:在一些地区,重阳节还有放风筝的习俗。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驱邪避灾,带来好运。
这些风俗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,成为重阳节的传统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