赔了夫人又折兵是什么典故
"赔了夫人又折兵"这个成语出自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个故事情节。典故讲述的是东吴国主孙权想娶刘备的妹妹孙尚香为妻,于是设下了一个计谋,让刘备到东吴去迎亲。刘备到了东吴后,被东吴的将领周瑜设计,被软禁起来,而孙尚香则被周瑜抢走。

后来,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,派赵云前往东吴救出刘备。在赵云的努力下,刘备成功逃脱,但孙尚香并没有回到刘备身边,而是被周瑜扣留。这个过程中,刘备不仅失去了孙尚香,还损失了一部分兵力。
因此,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某事的过程中,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,反而还损失了其他东西,通常用来比喻得不偿失的情况。